top of page

Jazz Harmony Week1 Diatonic、Extended Chords and Tensions

一開始要解釋順階和弦(Diatonic)跟所謂的引申音(Tension)

老師丟出了一個泛音列的議題

就是聲音是共震產生的,因此在二次共振之下頻率會改變

也就是音高會改變,而這些改變的音高其實就是和弦的基礎

因次得到了共振音就是和弦的構成,共振的順序是153267..........etc

所以這可以解釋為何五音為Perfect 5(不過共振裡的音是#4,Perfect4的存在有點尷尬)

用這樣的理論去詮釋跟解釋順階跟引申也是新的思考跟想法

搜尋一下網路有不少數學的攻勢可以計算

建議工數超好的學霸朋友可以去計算一下每一個共振的音高

以下是講義裡面提的pitch

接下來理論的延伸都藉由這泛音列去做應用

譬如,就將大調順階和弦分類為

主和弦(Tonic):沒有四音的和弦 Ⅰmaj7、Ⅲm7、Ⅵm7

下屬和弦(Sub Dominant):有四音的和弦 Ⅱm7、Ⅳmaj7

屬和弦(Dominant):有四音的和弦,但是擁有Tritone Ⅴ7、 Ⅶm7(b5)

*有些理論不將Ⅶm7(b5)列為屬和弦,會列為其他分類

接下來就將個和弦加上引申音,簡單的來說就是作延伸和弦

那我們這一邊的規則是在和音上不要發生所謂的小九度(b9 or b2)

我們將C大調的順階和弦延伸之後如下

簡單來說就是檢查所謂形成小九度的Avoid notes

但並不是完全不能使用,可以用在經過音或是即興上面的鄰近音

像是G7(b9)就是常用的和弦

而像在F和弦裡面,如果以F為首調,B的音為#11,因此他的引申音是#11

我們將所有順階整理如下表

這樣就可以得到在大調順階和弦裡面所有的引申音了

個人覺得比較難懂跟矛盾的地方是小九度的判別

所以在爵士和聲裡面,有時為了避免大七度跟高八度的根音形成小九

一級與四級的maj7裡面,通常會使用大六度來替代大七度

因此~在標註有引伸的和弦時,這樣會比較好

Cmaj7(9,#11)或是Dm7(9,11),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和弦內含的音

​經典文章

Back to

bottom of page